和谐社会 · 互利共赢

 

Harmonious society,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ituation

普及推广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应用

Popularizing and Popularizing the Ideological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System Science and System Engineering

 

第一届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首页    学术交流    第一届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 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管理科学研 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于 2018 年 12 月 15-16 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 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甘肃省原副省长刘恕,第十届全国政协 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原政协副主席夏日,中国系 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杨晓光,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中国系 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钱永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孙发政,农业农村部原 政策体改司司长郭书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 长胡兆荣、农业农村部原草原中心主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 工程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李毓堂以及来自全国科技、教育、企事业单 位、政府等部门的专家学者、农林草海沙领域的科技工作者 100 余人 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与实践,第六次产业革命 理论是钱学森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次产业革命理 论是由现代生物技术推动的大农业产业革命,它将建立农业型知识密 集五大产业,即农业、林业、草业、海业、沙业,通过生产技术创新、 经营方式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等系统工程,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达到资源集约、物质循环、科学管理、生态良好、产品优质、效益提 高的新形态。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钱永刚在致词 中说,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钱学森就提出消除三大差别,实现共同富 裕,要开展第六次产业革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产业、林产业、草 产业、海产业和沙产业五大产业经济的思想理论,并同数百位科技、 教育、企事业界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地研讨,在全国的实践中也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与会者表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理解、研讨和交流钱学森 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和实践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胡兆荣表示,我国的产 业经济正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革命的出 现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优化。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思想,正在推动 着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带动 着我国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沙产业专业委员会研究员田裕钊作了《创建新 绿洲是沙产业的明天》的学术报告,他提出,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可 概括为“变不毛之地为沃土”,这就开拓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选择干旱荒漠中的特殊地段,利用“尖端科学技术”,通过普适的“微 藻生产”,在不大的面积上,创造高水平的植物生产力,留下阳光, 为未来的粮食和能源而努力,是发展沙产业的目标。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在《生态农业与粮食安全》 的学术报告中谈到,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类开展了以水稻等作物, 由高秆变矮秆,并辅助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解决了很多国家粮食自给自足问题,但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食物链 污染、重大疾病爆发、传统农业消失等一系列环境、健康与社会问题。 第一次绿色革命非绿色,中国应发起以生态学为主导的真正意义的绿 色革命。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赵存如,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胡跃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 导师孙鸿良,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秦飞,甘肃 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贺访印,敦煌飞天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 级工程师何延忠等,分别在论坛上做了交流报告和研讨发言。学术交 流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现民主持。最后, 农业农村部原干部局局长丁玉华、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 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发政作论坛总结。孙发政在最后总结中说,期 待在第二届钱学森科学思想论坛上再次相聚,分享思想的盛筵!论坛 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获得圆满成功。

2019年5月7日 10:46
浏览量:0
收藏